新闻动态

加沙地带停火生效背后:真平静or暗流涌动?

加沙地带这边,终于消停了点儿。当地时间19号上午11点15分,也就是咱们北京时间的下午5点15分,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。这一刻,怎么说呢,就像你耳边嗡嗡叫了一天的蚊子忽然没声了,那感觉别提多舒坦。不过,这事真就这么简单吗?

记者在现场拍到,加沙北部拜特哈嫩那块地方,好几天轰炸、炮击闹得人不得安宁,现在总算平静下来。空气里没了硝烟味儿,天空也不再被战机划破。听起来不错吧,可仔细琢磨一下,这平静背后有啥猫腻?

先看看埃雷兹口岸附近的情况,那可是个战略要地。从前阵子的混乱,到现在以军调整部署,说白了就是防守升级。军事禁区范围扩大,还新增了一堆武器装备,一看就不是只图省心过日子的架势。有人可能会问,这么搞干嘛,是怕人家趁着停火偷袭吗?答案八九不离十。

以色列那头可谓动作频频。他们按照协议重新布置兵力,第99师撤出了内扎里姆走廊,第162师顶上去管北部防御,而第143师则留在南边费城走廊盯紧局势。据说啊,这是头一次非战争状态下派两支正规军驻守加沙地区,要知道,大规模调兵动将通常都意味着某种大事,而这次却让人隐约觉得不对劲:准备太充分,会不会是因为随时做好打仗准备?

更绝的是,新建哨所和缓冲区这一出戏。在65公里长的边境线上,他们硬是塞进去了14个新哨所;然后隔离墙外还设立了一条宽700米到1。2公里不等的军事缓冲区。不但没人能靠近,还有句话直接放出来谁敢进去,就开枪招呼!你品,你细品,这是和平该有的吗?话糙理不糙,人家明显摆明车马告诉你:虽然我同意暂时别打,但我是不会松懈警惕滴。

这种情况下,再来瞅瞅双方的小算盘。截至19号晚上,两方都公开表示遵守停火协议,没有什么幺蛾子冒出来。这消息乍一听倒挺正经,可记者的一句感慨透着门道:过去一年多,我这是第一次不用穿防弹衣报道。行吧,不用套盔甲说明安全系数提高不少,但问题来了:这样的短暂喘息,是持久和平路上的曙光,还是暴风雨前的一丝寂静?

回想这些年的恩恩怨怨,以巴之间早已积累起难解之结。这次表面上看似握手言和,其实暗流涌动,各自为营罢了。一方面,以色列通过重组军队、防线强化、增加哨所等等方式,把自己的盾牌越擦越亮。而另一方面,哈马斯肯定也没有闲着,从历史经验来看,它从来都是借这个空档喘口气,然后酝酿下一波行动。

我们再拉高视角,从整个地区来看,当下虽是一片宁静,但周围各国甚至大国间微妙关系正在悄悄影响这里的发展轨迹。有些国家嘴上喊支持和平解决问题,却私底下给某方递刀子捧场;还有些假装无辜,却一直拿这片土地当棋盘玩游戏。所以眼下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谁先挑衅,而是如何破解持续恶化的大环境。

现实中,无论是新建哨所也好,扩展缓冲区也罢,都显示出一个残酷事实: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长期稳定,目前根本无解。毕竟,一个脚踩雷另一个握匕首,再礼貌笑脸迎人的画面,只不过掩盖住杀机四伏。而那些经历过无数次流血与恐惧的人,又能轻易相信这样的平静真的会长久吗?

所以,说到底,这次所谓停火协议更多像是一场强压矛盾后的权宜之计。当所有焦虑仍埋藏在人们心底,每个人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依旧是在担忧未来的时候,我们只能希望,有朝一日,休战两个字可以变得更真实、更可靠一点。但显然,现在距离那个时候,还远得很。



Powered by 开云软件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